![](https://cs.qwstg.cn/wp-content/uploads/2024/05/1000108585-1024x205.png)
【简介】白鹭是一种鹳形目鹭科白鹭属中型涉禽,是四种白鹭(大白鹭、中白鹭、小白鹭)的总称,最早在亚洲出现。现在主要分布在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等地。因其羽毛有很高的经济价值,古代东方人喜欢用它来装饰衣服,西方人则喜欢用它来点缀女帽,加上白鹭喜欢群居,很容易被人大量捕捉,导致野生白鹭数量锐减,几乎陷入灭绝的境地。白鹭也出现在很多的文载中,例如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:“两个黄鹂鸣翠柳,一行白鹭上青天”;现代文豪郭沫若也写了一篇优美散文《白鹭》来赞美它。
【标本名称】:白鹭
【拉丁学名】:大白鹭(Ardea alba)、中白鹭(Ardea intermedia)、小白鹭(Egretta garzetta)、黄嘴白鹭(Egretta garzetta)
【别称】:大白鹭:白鹭鸶、鹭鸶、白漂鸟、大白鹤、白庄、白洼、雪客;中白鹭:白鹭鸶、舂锄;小白鹭:白鹭、白鹭鸶、白翎鸶、春锄、雪客;黄嘴白鹭:唐白鹭、白老
【分类】:动物界-动物界-脊索动物门-鸟纲-鹳形目-鹭科-白鹭属
【外形特征】:羽衣多为白色,嘴及腿黑色,体型中等较大,具有黄色趾。繁殖期时,眼先裸皮为粉红色,头部具有两根条状饰羽,背部和胸部具有蓑羽,羽毛纯白。非繁殖期时,眼先裸皮为黄绿色,没有头部饰羽和背部蓑羽。雌雄无明显差异。黄嘴白鹭体长为 46-65 厘米,小白鹭体长 52-60 厘米,大白鹭体长 82-100 厘米,中白鹭体长于小白鹭和大白鹭之间。
【栖息环境】:曼龙鱼主要栖息在静态或缓流的淡水环境中,如池塘、河流的静水区及水库。它们偏好覆盖着丰富水草的区域,这些水草不仅可以提供遮蔽,还能为曼龙鱼提供必需的氧气。这种鱼类对水质的适应性较强,能够在多种水质条件下生存,但最理想的水温范围是22至28摄氏度。由于它们的这些栖息偏好,曼龙鱼在自然环境中往往能够有效地避开天敌,提高生存率。
【生活习性】:白鹭的羽毛价值高,羽衣多为白色,繁殖季节有颀长的装饰性婚羽。习性与其他鹭类大致相似,但有些种类有求偶表现,包括炫示其羽毛。成大群营巢,又无防御能力,结果因人类的滥捕而濒于灭绝。是涉禽,捕食浅水中的小鱼,两栖类,爬虫类、哺乳动物和甲壳动物。在乔木或灌木上,或者在地面筑起凌乱的大巢。白鹭常集小群活动于浅水或河滩。常白天于水域觅食,夜晚飞回林地休息。主要以各种小型鱼类为食,也吃虾、蟹、蛙类、软体动物、蝌蚪和水生昆虫等动物性食物。通常漫步在河边、盐田或水田地中边走边啄食,它的长嘴、长颈和长腿对于捕食水中的动物显得非常方便。捕食的时候,它轻轻地涉水漫步向前,眼睛一刻不停地望着水里活动的小动物,然后突然地用长嘴向水中猛地一啄,将食物准确地啄到嘴里。有时也常伫立于水边,伺机捕食过往的鱼类。
【分布范围】:白鹭最早出现在亚洲,现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等地。非洲、欧洲中南部、西亚、中亚、东亚、东南亚、大洋洲等地均有分布。
【繁殖方式】:白鹭繁殖期为每年的 3~7 月,营巢于近海岸的岛屿和海岸悬岩处的岩石上或矮小的树杈之间。喜欢成群地在一起营巢,有人曾经在一块仅有大约 20 平方米的悬岩的岩顶上,竟发现了 14 个巢,而且在相邻的一块仅有 10 多平方米的悬岩的岩顶上,还有 11 个巢,每个巢之间的距离仅为 14-76 厘米。巢的形状为浅碟形,结构较为简单,主要以枯草茎和草叶构成。巢筑于矮树上,距地面的高度最高的也不超过1米,也有在矮树下的草丛间筑巢的。每窝产卵 2-4 枚,卵的形状为卵圆形,颜色为淡蓝色。雌鸟留守营巢,由双亲共同孵化哺育,孵化期约 25 天。寿命约 10 年。
【种群现状】:大白鹭属于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》名单上的物种。并被列入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保护候鸟和栖息环境的协定》。中白鹭已列入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保护候鸟和栖息环境的协定》。小白鹭是鹭类中最常见的一种,通常句简称为白鹭,属于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》名单上的物种。黄嘴白鹭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。黄嘴白鹭是国际濒危物种。白鹭在中国被列为“三有动物”,禁止滥捕滥杀。